站内搜索
浙江省农科院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海岛精致农业
在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仁德兰庄一间小小的温室里,400盆名贵兰花娇嫩欲滴。兰花难养,但是兰庄主人俞国强却当起了“甩手掌柜”。“有智能管家,我还操什么心呐。”在俞国强的手机上,装着一款App软件,通风、浇水、施肥、补光、换气、温控……动动手指就够了。“兰花‘渴’了喝水,‘饿’了吃‘营养餐’,即使我不在家,也能实现精准控制。跟人工养殖的兰花相比,成活率提高了近3倍。”
这个智能兰室项目,由浙江省农科院农业模型与物联网研究室主任徐志福带头实施。“海岛土地宝贵,适合开展精致农业,物联网技术与海岛农业‘联姻’就很有必要。像兰花这样的智能温室,完全可以应用在普陀佛茶、铁皮石斛的种植上。”
5月10日,省农科院、舟山市农林与渔农村委员会、普陀区政府现场签约,展开深度合作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普陀海岛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正式挂牌。海岛农业,将依托物联网等技术打造“升级版”。
“吃海鲜”长大的蔬菜,会“避雨”的晚稻杨梅……更多即将在海岛实施的智慧农业项目,让人“脑洞”大开。省农科院研究员戚行江说:“舟山晚稻杨梅很有名,但是雨水太多,会影响杨梅品质。假如给杨梅搞个大棚,雨水多了会自动遮雨,种植户就少了很多风险。”
此次合作还将重点放在了精品佛茶技术改造、热带水果高效栽培等技术上,这些都是与海岛农业发展紧密联系的项目。其中,深海鱼肽制肥项目,利用废弃的海鲜制品下脚料制成氨基酸液态肥料,与传统的化肥相比,产量更高,绿色环保无污染。
作为合作内容,一批省级农林专家将深入海岛成立“农林专家工作室”,为海岛农业量身打造发展计划,通过建设一批农业创新示范基地、推广一批农业产业应用新技术、培养一批农林业科技实用人才、孵化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、构建一个新型的农技服务体系等普陀农林业“五个一”工程,共建美丽海岛精致农业。
浙江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汤勇表示,省农科院与普陀区将发辉双方优势,开展多形式、多层次科技合作,促进项目、资金、人才资源的集聚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,把普陀农业建成一、二、三产融合,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和谐的美丽精致农业典范。(来源:科技金融时报)